檔案:徐曉,歷任中寧縣團委副書記、縣委辦副主任、石空鎮黨委副書記、政府鎮長,現任石空鎮黨委書記。2021年,榮獲自治區“最美公務員”榮譽稱號。
感言:鞋上不沾泥,身上不帶土,不是合格的鄉鎮干部。只有甩開膀子干實事、扎根基層謀發展,扛重活、打硬仗,才能聚民心、贏口碑。
“我多次將他拒之門外,徐書記卻始終‘纏’著我不放,‘磨’得我沒了脾氣,最后配合村上拆除了土房子。現在我住進了新房子,還享受到了政府的補貼,徐書記確實是個為群眾辦實事的好干部。”中寧縣石空鎮新橋村1隊村民劉振國說。
2020年5月,徐曉調任石空鎮,當時全鎮有1511戶危舊房,多數群眾等待觀望,危舊房拆除工作停滯不前。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,經過8個月的攻堅,全鎮危舊房全部“清零”。
一年多來,徐曉推行“一支部一亮點”特色品牌建設,打造童莊村“12345”、太平村“五個一”、豐安社區“五心服務”等3個黨建品牌。整合童莊、張臺、棗一等8個村的資源,通過“跨村聯建、產業聯營、結對聯幫”的“三聯”模式,成立聯合黨支部,建設瓜果蔬菜拱棚48座,實現村集體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“三豐收”,每年解決臨時務工1萬人次以上,群眾務工收益上百萬元。徐曉創新推出“沃土培養”計劃,通過老新幫帶、駐村鍛煉、輪崗交流、跟班學習等方式,培養有為干部,先后有9名干部被上級組織交流或重用。
特色產業優勢不明顯,石空鎮如何奮起直追?徐曉牽頭組織制定“一帶兩廊”產業、特色小城鎮、全域旅游等規劃,他跑部門、找項目,最終讓自治區重點鎮建設項目落戶石空鎮。石空鎮接續實施13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城鎮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凸顯。
他帶領班子成員進村入戶,深入田間地頭,傾聽群眾訴求,吸納各方意見,在特色產業中探尋致富“密碼”,引進新格原等公司,建立“三包一保”帶富聯結機制,麒麟瓜種植面積4000畝,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,引進種植優質富硒苜蓿、黑麥草、“藍寶石”葡萄、辣根等產業,石空鎮特色產業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。
豐安屯旅游項目落戶石空鎮太平村之初,很多群眾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,征地工作一度陷入僵局。有一戶馬姓兄弟,長期在銀川居住,鎮村干部多次溝通聯系,他們仍無動于衷。徐曉一人前往銀川,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終于說服了馬姓兄弟,使得后續征地任務順利完成。他與企業反復溝通磋商,建立利益聯結機制,讓400余戶群眾享受“紅利”470余萬元。他規劃建設農家樂和民宿,拓寬了農民致富門路。
在推進黃河河道治理中,徐曉定措施、定目標、定時限,全鎮退出黃河中心灘耕種面積4000余畝,黃河生態得到有效恢復。實施河北水系水生植物種植、張裕溝美麗河湖建設等項目,栽種荷花、睡蓮、蘆葦等水生植物,實現溝道美化、水質改良、生態修復。(記者 楊志挺)